• <ruby id="n7zeu"><optgroup id="n7zeu"></optgroup></ruby>
    1. <rp id="n7zeu"></rp>
        <strong id="n7zeu"><form id="n7zeu"></form></strong>

        大學生克就業難先從自身入手:能力、觀念都須變

        時間:2009-06-18  來源:中國新聞網  作者:

          走出就業困局,大學生先從自身突圍

         

          面對就業“寒冬”,大學生該如何突圍?記者采訪發現,除了用人單位剛性需求下降對大學生就業造成沖擊以外,大學生自身素質的欠缺也導致他們求職時四處碰壁。

         

          山東一所省屬高校的畢業生小袁對記者說,直到找工作了,才發現個人能力與用人單位需求有很大差距。

         

           “比方說,我不善于跟人打交道,從高中到大學只知道讀書,參加社會實踐少,大學學的是行政管理,但學的只是理論知識,而用人單位喜歡動手能力強的,有實踐經驗的。所以,直到現在也沒找到合適的工作。”她說。

         

          不少用人單位反映,就業難的原因之一是就業市場供需脫節,高校培養模式與市場需求不配套,教學內容和專業設置與社會的實際需求脫節,高校培養的學生不是社會迫切需求的復合型、實用型人才,畢業生在動手能力和知識儲備等很多方面都沒有達到用人單位需求。

         

          另外,記者在調查中了解到,很多大學生上大學后失去了目標與追求,缺乏個人學習和發展的動力,不能結合個人職業發展方向對大學生涯進行科學合理的規劃,導致就業求職時個人綜合素質、專業實踐能力等方面不能適應用人單位的要求,在找工作時才追悔莫及。而部分大學生身上存在的眼高手低、沒有責任心、缺乏團隊合作精神等問題,都讓用人單位很頭疼。

         

          相反,一些主動適應市場需要鍛煉自身能力、綜合素質高的學生在金融危機之下也不愁找不到飯碗。在山東省舉辦的幾場綜合人才招聘會上,很多企業提出黨員、學生干部、“三好學生”、獎學金獲得者優先。而一些經常參加社會實踐、具有一定溝通能力、協作能力、吃苦精神的大學生,也受到用人單位青睞。

         

          據濟南市職業介紹中心負責人介紹,如今用人單位的人才消費理念更加理性務實,更加注重學生的創新能力、再學習能力、吃苦和敬業精神。與之相比,一些大學生自身素質與用人單位的要求不相適應。

         

          山東建筑大學就業指導中心副主任李峰認為,要破解大學生就業難,一方面,高校要積極面對市場需求進行學科結構、教學模式調整,另一方面大學生也應未雨綢繆,打好知識基礎,多參加社會實踐,只要不斷提高自身能力和競爭力,找到合適的工作并不難。

         

          去基層就業,那里天地廣闊

         

          針對一部分大學生寧愿待業也不愿下基層的現狀,專家提醒求職大學生,面對求職高峰的到來,必須意識到大學文憑不再是安身立命的金字招牌,要擺正心態,適當降低預期。

         

          記者從濟南市人事局了解到,造成大學生就業難的一個主要原因是供需矛盾比較突出。大學畢業生大量涌向城市,很多不能就業,而基層卻缺乏大量優秀的大學畢業生。據初步統計,往年,在濟南城區就業的大學畢業生高達90.9%,而到縣區就業的不足10%

         

          記者參加不少招聘會發現,往年大學畢業生找工作挑挑揀揀,在今年的嚴峻形勢下,大多數畢業生能夠給自己一個更合理的定位。記者在采訪中了解到,不少大學畢業生主動放低了薪金要求;有的大學畢業生表示,對于去西部、去農村這樣的工作,都可以考慮。

         

          “全球金融危機使就業形勢更加嚴峻,大學生現在普遍能夠放下身架,踏踏實實地找工作,以前那種擇業高不成低不就的狀況已經明顯減少。”濟南市人才市場工作人員告訴記者。在今年的招聘會上,明顯感到大學生心態更加務實。

         

          大學生到基層工作的觀念越來越被接受,大學生“村官”報考熱就是一個突出的現象。山東省濰坊市寒亭區選聘20名大學生到農村任職,幾天內就有338名大學生報名,其中本科生占到62%。四川省眉山市2008年面向社會公開招考330名大學畢業生“村官”,結果竟吸引了來自四川各地的2063名大學畢業生報考。

         

          專家建議,基層急需人才,在當前就業形勢嚴峻的情況下,國家可以此為契機,引導和鼓勵畢業生面向基層就業,進一步擴大大學生志愿服務西部計劃、“三支一扶”計劃、農村教師特崗計劃以及選調生和選聘畢業生到村任職計劃等國家和地方項目的規模,并完善后續相關政策。同時,擴大選拔大學畢業生到部隊服役的規模。他們認為,增加對服務基層人才項目的資金投入,不僅可以緩解大學生就業壓力,而且將帶來十分深遠的經濟和社會效益。

         

          大學生創業,并非夢想

         

          正當別的同學為找工作愁眉不展時,山東經濟學院旅游管理專業畢業生邵立成已經開了兩家“地瓜坊”連鎖店。經歷過多次求職挫折后,邵立成放棄了繼續求職,決定自主創業。他向同學和朋友籌集了4萬元資金,開了兩家經營烤地瓜的小店。第二家店去年11月份開業,當月就掙了5000多元。

         

          在嚴峻的就業形勢下,有創業想法的大學生增多。山東建筑大學前不久對在校大學生進行的一項抽樣調查表明,多數人支持大學生自主創業。專家認為,在社會新增就業崗位滿足不了新增大學生需求的今天,鼓勵大學生通過創業實現就業,可以在一定程度上緩解緊張的就業形勢。但是,目前大學生創業還多是停留在敢想不敢做的階段。教育部統計數字顯示,2004年自主創業的高校本科畢業生只占畢業生總數的0.31%2005年這一數字提高到0.4%2007年,濟南市自主創業的畢業生僅有34人,占畢業生總數的千分之一。

         

          廈門大學學生創業指導老師木志榮介紹說,我國大學生創業能力不足與高等教育體制有關。我國的高校教學是管理型、封閉型的,實行的是不完全“學分制”,大部分學生不能提前或推遲學習時間,接觸社會的機會不多。在這種教育環境下,學生創新意識不足,普遍缺乏一種創新精神和冒險精神。加上過于注重學習的過程和形式,而忽略了學習的目的,因而走出校園譜寫創業史的不多。

         

          在記者采訪的多位創業成功的大學生看來,創業首先要選擇好一個行業,這是創業成功的關鍵,這個行業必須有市場,興趣固然重要,但是也要看到周圍的環境和行業的前景。另外,大學生應該慎重選擇創業方向,低風險、花費少、與自己專業相近的項目更容易取得成功。

         

          采訪中,部分曾試圖創業卻退縮的大學畢業生說,是因為受不了創業初期的辛苦較終選擇了放棄。一些餐飲行業的創業學生說,雖然他們現在也算是小老板了,但是他們依然身兼數職,親力親為,例如采購員、清潔工、服務員、洗碗工等等,每天早上5點起床買菜,晚上12點多休息,“這樣做主要是為了節約成本,所以要想創業就要具備吃苦精神。”他們說。(張曉晶) (來源:半月談)

        上一篇新聞:廣東大學生畢業后半年未就業可領失業保險
        下一篇新聞:40%的人表示:落戶新政會使大學生轉變就業思路
        Copyright HuNan XinHua Computer College All rights reserved. 湘ICP備11011322號 隸屬于北京朗杰科技有限公司 版權所有 侵權必究
        地址:湖南省長沙市天心區經濟開發區中意二路678號。郵編:410118 電話:0731-88108888 強烈建議使用IE 9.0及以上版本的瀏覽器進行瀏覽
        国产午夜精品无码网站